欧阳晨雨 来源:中国青年报 ( 2022年02月23日 08 版)
如今,越来越多的*教授选择在年轻人喜爱的视频平台上开课,“在视频网站上大学”这句曾经的调侃正在走向现实。骆玉明、汪品先、戴建业、于赓哲等知名学者纷纷“出圈”,短视频平台成为他们传播知识、演绎经典的全新舞台。
从火爆程度上看,不难看出他们的选择“对路”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,一名普通高校教师,面对的也就是几个、几十个、几百个学生,就算是公开大课,也不过千把人。借助视频平台,通过网络传播,名师大家们收获了数以万计的“学生”,实现了“桃李满网络”,无疑是技术进步创造的“奇迹”。
客观讲,在如今的大学课堂,再精彩的课,再用心的课,也总有一些“神游四海”者。这不是说学生不尊重老师,而是他们的兴趣点未必在这些课程上,“强扭的瓜不甜”。但在视频平台开课不一样,“学生”都是慕名而来,凭兴趣而观,没有被动的学业压力,也没有太多利益的考量。在这种积极自主的学习氛围之下,讲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更为自主,进而能让双方实现各取所需的“共赢”。
正如报道所言,法律、文学、科学、艺术等,这些内容在各大平台有着上亿规模的播放量,视频平台已然成为年轻一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。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,一些理工科的学生竟然也被社科领域的大家所吸引,沉浸在人文知识的海洋。这种本专业之外的通识滋养,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,就算只是利用零碎时间多听了几堂课,也能开阔视野。
有人会说,视频平台上的课程,提供的仅是知识领域的“快消品”。的确,视频平台的教学内容与大学课堂不太一样,相对来说更加大众化,而不会那么专而精。但在我看来,教学质量的高低,并不一定与课程内容的专精程度挂钩,知识的层次也没有“轻重”之分。没有哪个负责任的学者愿意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,那些“名师”更是如此。尤其是面对开放性强、传播效率极高的网络平台,老师往往更愿意“精雕细琢”,拿出自己的*高水平。当然,基于网络传播的需要,网上的课程可能比较碎片化,缺乏足够的系统性与深刻性。这种情况下,求学者除了借助“网络大学”,也要学会搜寻更多学习资源,给自己补齐知识短板。
在高校工作多年,我也体验过大小教室的滋味,总体上的感觉,还是严肃多于活泼,如果将来有一天,遇到合适的机会,我很乐意面对摄像头和网线愉快“开讲”,与网络另一端的“学生”互动。其实,总是板着面孔的我也很想知道,自己的那点“存货”,到底能不能吸引粉丝,又能博得几个点赞、转发、收藏。
2022年02月23日 08 版
本文转载自中国青年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