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 (记者 高凯)由《中国摄影》杂志社、桂林信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、桂林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的“山水胜景——摄影名家看桂海”首批创作交流活动日前举办。
参加首批创作活动的摄影名家李舸、杨越峦、柳军、周梅生、王建军、梁达明、严志刚都属于实力派,他们分别深耕于新闻、纪实、风光、世界遗产等摄影领域,均获得过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类奖项。
同样的桂林山水,在不同摄影家的作品中是怎样的呈现?由此引发了摄影家们关于风景名胜与对外传播、桂林山水与艺术表现、传统美学与当代手法等问题的探讨。摄影家们透过镜头看桂海后,又围绕“山水美学世界遗产”这一主题,在交流会上畅谈各自的看法。
李舸表示,“‘山水美学世界遗产’这个创意非常好,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光摄影,而是在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这个大概念上,利用影像手段,对世界自然遗产进行艺术再创作。希望这次创作和交流活动能够带动更多的摄影人,以这种大文化的观念,在精神层面对生活中的山水进行更深层的艺术美学观照。”
杨越峦认为,大自然本身是没有美学概念的,山水美学是人类从接受的角度所阐释的理解和认知。因此,面对自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和感受。正如一千观众可能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艺术创作就是要充分体现艺术家的个性,要有自己独特的表达。每个人都想出新求变,站在山水面前怎么能够表达得与别人不一样,这对每一位摄影师都是一个挑战。桂林山水,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。
周梅生称,中国的美学关键,不是眼睛看到的具体细节,是一种心灵的感受。“这次我看到了一个特别心动的是山水画境。”
严志刚表示,“风光摄影特别难,因为它不像街头摄影,你按下快门的时候街头就在发生变化。在街头,时间在变,人在变,服装在变。可是当你面对桂林山水,对一个象鼻山,那么多年来就那样,你怎么拍出不一样,这个真的是要调出你所有的学识、所有的经验、所有的经历,要好好去理解它。我愿意把桂林山水当成一个个生命,我愿意看到它们在不断变化中。当你面对它的时候,当你在不同的光线下、不同的天气下,甚至不同的心情,在里面走的时候可能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。”(完)
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